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尋找背海的人》

 


I.印象派。
王文興在他的寫作室裡談他描寫的、棕欖綠。

無獨有偶,作家也穿著一件淡綠背心,後面的熱帶植物翻滾著,折射出他所說的,印象派的顏色。
王文興是如此印象派。
那是六零年代的波滔,正如現在我看著莫內的蓮池也不會知道印象派是怎麼衝擊著法國的學院畫家們,家變的內容或是筆法至今來看也不再那樣驚世駭俗。

但總有什麼是存在的,關於現代。
班雅明所說的魔幻所掌控的世界,在王文興的筆下掌握了文字的韻律,化成那一條條無法辨識的線條不也是如此的魔幻?在真空的時間琢磨出一個個字,竟是如印象畫筆下那些筆觸撞擊而成。
那些評論至最後總會定調。
正如你不能近看那些印象派的畫作。太近,你會被那些色彩所迷惑。退一些、退一些,無論在時間或是空間上,也許反而更能了解作家的熱情與文字。

王文興是現代小說中最難解的。
但捫心自問,我們要用如何的文字去對抗他用那樣的生命來敲打的字句?

II.紀州庵

作家不能出去太久,因為感受太多。

即使再裝作多愁善感,都無法觸及到作家的感受。
他的每一句漂亮或是美,那聲音背後的是無限大的花園,綻放著是他的心靈。

他繞著紀州庵一圈,那早已不似高級料亭的古蹟。
那是家變的場域、那是同安街,那是王文興的成長之處。

用文字營造出時間,作家在島嶼中保存了這棟建物,用他的筆。

我似乎可以想像出紀州庵的樣貌,不是透過法條資料知識分子抗爭的歷史,而是在作家繞著殘破的木造房屋中,懷念的眼神。



III.南方澳

作家在海灘上走著,背著海。
其實作品不是那麼難懂,他只是要我們念。
念那老兵的心情。
有多少人尋找那部小說。那晦澀難懂與詰屈聱牙。
但其實只要念。
浪濤捲來的,會是更加深刻的字語,用爺鏗鏘一聲敲進心中。

IV.線索

二十條線索,從杜象、勺子,至神。海明威、台大外文與地上的紙花。
難懂,因為他用生命與信仰在完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